从弱省省二到CMO金牌,蒋昊辰的竞赛历程和秘诀

Outshine 2024-01-14 | 阅读 371

在第39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来自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的蒋昊辰同学,以优异成绩夺得金牌,这位来自竞赛弱省,并且上一年才获得数学省二的同学,赢得这块CMO金牌又有怎样的秘诀呢?

在2023年第39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中,我幸运地获得了金牌,非常感谢质心姐姐能给我这个机会,分享自己的竞赛历程和经验。

学习历程

在广西弱省弱校,我的竞赛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我很晚才接触竞赛(相对于现在的初中大神们),初三的时候,我学完了高中数学,并看了几本小蓝书,也报了一些网课。因为那时还有升学的影响,故我也没能全身心投入到竞赛中来,几乎没时间做题,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些知识,自然提高的也不是很快。

时间一晃就到了高一联赛的时候,而我的水平也与刚学时无太大变化,仍在担心二试是否会爆零。幸运的是,考场上我半个小时就做出了第一题,第二题也很快有了归纳的想法,只可惜奠基之后也没了想法,我便开始悔恨起来,为什么我当初没有怎么认真学数论。三四题是公认的难题,全国做出的也寥寥无几,自然不在我能力范畴之内。改卷出来我第一题几何又被无缘无故被薅掉10分,2的奠基也没给分,加上我超烂的一试,第一次联赛便以86分(弱省省二)告终。

即使这样整体来说我是比较满意的,那时以我的实力这都算超长发挥……新的一年里,我高一上还只是晚自习搞竞赛,下学期就开始停课了(我课内还不错,所以高一就敢停课),这期间我还是比较规律的,早上做2道代数,下午看Titu写的概问,(搞数竞的同学应该都知道这本书,几乎是学数论大家都会看的一本)。晚上就上点网课或者整理笔记。

等到基础都打好了(因为我初三相当于白学了)我和队友们便开始做题了,各种题(四大赛,USAMO,USATST,全俄之类的)都会去做,就这样沉淀了一年,又到高二的联赛。

我深深体会到了身在弱省的唯一好处,那就是压力很小,几乎没有人跟你竞争省队名额(虽然没有几个)。8:00铃声一响,到9:20收卷,我几乎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一试依然炸裂。但是好在我的心态几乎没有受影响(我当时觉得我稳进队,只是名次问题,大佬轻喷),二试开局也很顺利,40分钟写完了12两题,第三题猜错答案了,有一种情况没讨论,导致爆零,第4题也调整了一部分。就这样,二试波澜不惊地考完了,凭借着很低的队线,我顺理成章地拿到了冬令营的营员证。我知道我的水平是不如很多大佬的,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保银冲金。幸运地是,我的代数还行,做出了今年金牌相关系数最高的P2,如愿拿到学校第一枚CMO金。

几点建议

总结下来,我觉得只要在有专业指导下(我都没人指导,都是自己摸索的),认真学一年从数竞小白到CMO金是完全有机会的,我在这里也提出几点建议:

一、 我觉得上课和看书是次要的,自己上手做题才是主要的。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搞竞赛将近2年,第一年几乎都在看书和上课,因为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做不出题就不去做,导致一年下来提高非常有限(甚至不如一些大佬的一个月),第二年才开始做题,也可以从我的成绩看出进步还是比较快的,如果我当时有人指出这个问题,也许今年的成绩还能更进一步,当然这都是后话。

我的观点是当基础知识都学会之后,看书就不需要精看了,看书的目的就转化成查缺补漏,只看漏的只知识便可(当然一本好书的习题和例题也可以做),而外培或者上网课也无非是老师找了质量高的题目给你做,所以重心还是做题。因为你一定要通过自己尝试来体会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或者是发掘出适合自己做题的一些套路,比如说我每次做组合题都会尝试小情况等等,否则就会遇到虽然知识点都懂,但是拿到题目却无从下手的困境。

二、 做题时一定要静下心多花时间想进步才快

刚开始学时肯定都会因为拿到题目没什么思路然后试了试也没搞出就放弃,这样你没充

分的思考下次还是会重蹈覆辙。我觉得即使是新手,拿到题目也至少半个小时才看答案,对于我而言,我备考CMO时做集训队的题目,每一道题几乎思考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虽然对于这种级别的题,特别是CTST3和6,这种思考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奈何能力有限,而且是备考状态需要对时间有合理的把控,否则平时再多花几个小时来做也是理所应当的)。

由此可见,搞数竞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积累的,而且做题时最好拿出一个上午这样整块的时间,否则思路会被打断,效果自然也会差一些。不过当你长时间做不出又不想看答案时,也许是你绕进死胡同了,不妨放一个星期在做,也许会有新的灵感出现。

因此我也建议,如果想要出成绩,除非是天才或者学得极早,像我一样的普通人最好还是停课,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思考。

三、 具体到各个板块

各板块的学习大同小异,无非学习+做题。我说说我对各板块题目需要重点关注的看法:

几何:我认为对基本图形性质的熟悉和理解是对做难题很有帮助的,解题时话标准图是很重要的,平时就应该养成尺规作图的习惯,而不是用几何画板或者GGB来偷懒,标准图有助于迅速发现关键性质,先猜后证。消去无关点的思想也应该一直有。如果时间充裕,掌握反演,复数法,余切联合等相对高级一些的技巧也有奇效。

代数:代数基本功如常见恒等式(轮换式)的因式分解或者展开后有那些项需要非常熟练,取等往往可以作为一个题目的突破口,常用的放缩手段。调整或者 在某些时候也是必要的

数论:数论最重要的是感觉,数感大致可以决定了你下手的方向,比如对于一些偏解析数论的题目就需要察觉到密度估计等一些常见技巧。解题的基本功(常用分析方法),奇偶性讨论,素因子个数分析,幂次分析(LTE引理),有关组合数和阶乘的讨论(Lucas,Kummer,Legendre),二次剩余,以及模灵活的应用。

组合:做组合题似乎就比较开放了,每个人似乎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独特的流程,对我而言,一般会从简单情况讨论,试图从中发现一些基本量或者不变量,以此推而广之。组合对于综合能力要求高,大部分题都有独特的方法,不存在笼统的方法论,我在这里也就不多讲了。

总而言之,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四个板块可以有所侧重,但是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否则碰到不喜欢的题目顺序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希望我的建议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祝愿大家明年高联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作者:蒋昊辰


网站公告